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看增30%
根据标普全球汽车预测报告,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成长 30%,达到 1510万辆,市占率从2024年的 13.2% 提升至 16.7%。尽管全球范围内电动车市场蓬勃发展,各区域的增长表现和挑战却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电动车市场领跑全球
销量与市占率:中国电动车市占率将接近 30%,同比增长 20%,首次超越传统燃油引擎车型。
挑战与机遇:
供过于求风险:电动车型的快速扩张可能导致本土品牌面临 过剩压力 和 激烈的价格竞争。
政策推动: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电动车占新车销量的 50%,且这一目标有望提前达成。
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不仅巩固了其全球电动车领军地位,也为电池、半导体等相关供应链行业带来巨大机遇。
印度:市场潜力巨大,销量暴增
印度电动车销量预计将暴增 117%,展现出显著的市场潜力。
增长驱动因素:
政府政策支持,如购车补贴与电动车制造激励措施。
基础设施改善,尤其是在充电网络和电池生产领域的投资。
挑战:尽管需求上升迅猛,但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可能限制其市场发展速度。
印度的快速增长表明,低价电动车和两轮车市场将成为未来的主战场。
美国:增长显著,但政策成关键因素
美国电动车销量预计在2025年年增 36%,占汽车总销量的 11.2%。然而,增长幅度受政策影响较大:
税收抵免政策:如果特朗普政府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负面影响。
关税风险:对海外生产的汽车征收关税可能进一步推高电动车价格,影响市场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充电桩网络不足仍是限制消费者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
尽管存在政策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不确定性,美国市场的增长仍反映出消费者对电动车接受度的逐步提高。
欧洲:全面电动化的坚定步伐
欧洲市场正在向 全面淘汰燃油车型 转型,预计在2035年前完成全面电动化。
政策驱动:欧盟对燃油车的禁售计划及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加速了市场转型。
品牌转型:欧洲汽车制造商纷纷调整产品策略,增加电动车研发与生产投入。
欧洲的电动车普及步伐稳健,为全球提供了一个参考模板。
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与挑战
市场结构与供应链重塑
产品策略调整:全球汽车制造商纷纷加码电动车型的研发与生产,传统燃油车型逐步退出市场。
供应链影响:电池材料(如锂、镍)需求激增,供应链压力显现,价格波动将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
基础设施不足与政策变化
尽管销量快速增长,但未来几年仍需克服多项挑战:
充电网络建设:全球范围内充电基础设施的不均衡分布是消费者采用电动车的一大阻力。
政策不确定性:包括税收优惠的变化和进口关税政策等,可能对部分市场的增长前景造成波动。
迈向电动车新纪元的转折点
电动车的快速普及不仅加速了汽车行业的转型,也对全球市场格局和供应链带来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欧美市场向全面电动化迈进,全球汽车行业正在进入一个以电动车为核心的新纪元。这一转折点标志着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终结,同时也开启了以绿色能源、智能化技术为导向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