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助绣品闯市场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平顶山汝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时,向鹏纺织绣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朱鲲鹏正忙着给客户打电话。在他身后,制作好的绣品正被装车……
2016年,汝州市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聚集起汝绣产业。
朱鲲鹏是河南商丘人。2010年,他在广东汕头办了一家机绣厂。2017年,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朱鲲鹏的目光,正有回乡创业打算的他将工厂搬到了汝州。
“与南方相比,在汝州办厂的成本更低,园区的扶持力度也很大。”朱鲲鹏说。近年来,因受多重因素影响,绣品价格下降,外贸订单受冲击较大。好在他有固定的国内客源,再加上生产规模扩大,企业运转方面还算稳定。而规模小一点的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更为突出。为度过艰难时刻,朱鲲鹏与另外几家生产亮片绣的公司走到了一起。
“他们不是没技术,只是营销能力存在短板,现在我们有订单一起做,形成合力。”朱鲲鹏说,“抱团”闯市场给他们带来了新机遇。目前朱鲲鹏的公司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
双圣纺织公司负责人田洪涛也是从外地回来的。2018年,原本在洛阳市经营家纺批发的田洪涛看好汝绣行业发展前景,决定跨行转型。“我们一切从零起步,订单自己找,一家家跑业务对接合作。”田洪涛说,机绣行业发展快,每年在绣花机更新上的投入最大。此外,还要保证产品跟得上市场潮流。田洪涛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绣品样板,客户想要什么材质、样式一目了然。几年下来,该公司年产值增至2000万元左右。
利佰佳绣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见娥择机转换了“赛道”。“机绣产品多种多样,我们针对国内市场开发了包括红盖头、福被、秀禾服饰等产品的婚庆系列,很受顾客欢迎。”刚从外地参加完冬季招商会回来的李见娥一边协调快递事宜,一边与员工分享在招商会上的收获:展览的红盖头产品有300多种,接了国内外不少订单,还新接了6万多米亮片绣。近些年,她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模式培养机绣研发人才,建设绣品研发中心,每年投入经费200万元以上,每年出口1000多万件婚庆绣品。为开拓市场,李见娥还在广州成立了分公司,专门针对欧美、日韩等地市场开发产品。
“当初汝绣产业能‘无中生有’,与汝州的扶持政策分不开。”汝州市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马跃武说,如今,针对园区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力度不减:在税收、房租、水电气费用等各方面给予“真金白银”的补助,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同时,引进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并建立起实训基地,为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
目前,汝州市汝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园已经发展成为集农民工返乡创业、新兴产业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返乡创业平台、实体经济发展平台。该园区一、二期已建成投产,有标准化厂房80栋,入驻机绣企业100余家,安排就业6000余人。下一步,园区将加强与相关机构合作,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多服务,推动机绣产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