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氢能创新平台 打造氢应用产业链

中国基金网

  后化石燃料时代,氢应用被视为搭配再生能源,迈向净零的重要角色。 全球许多国家积极发展氢应用,在新能源时代不落人后;工研院连结产官研与国际伙伴制定「台湾2050 氢应用发展技术蓝图」,从发电、工业、载具三大应用着手,协助产业减碳,并厚植技术竞争力。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支撑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廉价便利的能源带来生活富裕和产业繁荣,代价却是气候危机与环境浩劫。 为了挽救人类文明,全球兴起一波波净零减碳浪潮,其中洁净能源的开发,成了重中之重。

  除了风力、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外,氢也是被寄予厚望的洁净能源,是取代化石燃料的重要选项之一。 主要原因包括:氢气可透过电化学反应产电,且产物是水,对环境友善;二是低碳排,从产制来源来看,如果是再生能源产制的绿氢,碳排较石化燃料大幅降低;三是可支持再生能源发展:相较再生能源靠天吃饭的间歇特质,运用多余再生能源产制氢气,并依电力需求使用,是补足电网负载的最佳救援。

  氢应用发展 机会与挑战并存

  虽然氢气作为燃料具有上述优点,但也不免有其限制。 第一个挑战是产氢技术;目前最常见也最成熟的氢气产制,是透过天然气重组(灰氢),但这种方式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必须同步进行碳捕捉及封存(CCS),否则仍会增加碳排放量,对于达成净零没有帮助。

  第二是成本过高。 目前全球努力发展「绿氢」,即利用再生能源电力,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制程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高效率电解技术尚未成熟,加上再生能源电力成本因素,如何提高技术效率,降低绿氢生产成本仍为电解技术发展主要课题。 此外,绿氢产量受再生能源供应限制,也是瓶颈之一。

  第三是相关基础建设,自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围绕化石燃料所建立起来的基础建设,包括炼油厂、加油据点、工厂的机器设备及锅炉等,形成庞大的既有系统;在未来的新能源时代,必须全盘规划,例如液氢运输船、液氢接收站、加氢站、输氢管线及储氢设施等,是相当大的改变。

  针对氢应用发展遭遇的挑战,产业仍乐观看待,认为能够靠技术和商业模式来解决,预期未来10年至15年可逐步成熟,让氢气成为后化石燃料时代的可靠选项,不止拯救环境,也带来全新就业机会与商机。

  各国竞逐氢应用商机 挟优势各擅胜场

  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万皓鹏分析,近年积极投入氢应用发展者不外 4 类国家,一是力求转型的能源大国,如澳洲、加拿大、中东等,希望将氢气发展为外销产品;二是内需市场庞大且资源丰沛,需要洁净能源来自产自用,例如美国、 中国及英国;三是地理枢纽国,利用氢贸易来增加商机,例如新加坡与澳洲合作建立氢气贸易港;荷兰利用其北海风场,规划在北海枢纽位置发展氢跨国贸易。 四是天然资源有限,但产业力强大,可发展氢应用技术方案对外输出,例如日本、韩国等。

  台湾氢应用发展历程,10多年前即投入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及应用验证,已建立产业雏形。 近年在净零排放的世界大势下,经济部于2021年成立氢能推动小组、2022年国发会公布「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将氢能列入12项关键战略,工研院随即于同年6月公布「台湾2050氢应用发展技术蓝图」,是台湾第一个针对氢应用的整体规划,并于2023年12月推出2.0的更新版本。

  台湾氢应用蓝图减碳是主要目标

  「台湾2050氢应用发展技术蓝图」是以减碳为主、产业发展为辅,推动三大氢应用领域:发电低碳化、工业低碳化及运输低碳化。 同时建议在北中南规划氢应用的特色园区,北部可搭配既有电厂地址,设置氢/氨发电园区、中部配合离岸风力设置低碳氢生产及储能设施,南部评估建立液氢接收站可行性,并在港口周边推动碳中和港口及低碳氢应用。

  从产业优势来看,国内目前在燃料电池的零组件研发生产,已达国际级水平,其周边的电控系统、热交换器及组件整合、高温电极材料等,发展成熟,不少台厂跻身世界级大厂的供应商。

  独步氢燃料电池技术 氢丰绿能串起氢产业链

  为提前布局氢应用商机,工研院于2023年衍生成立第一家氢应用新创公司氢丰绿能,以氢燃料电池金属板电池技术及余氢发电相关技术,投入洁净能源发电及工业余氢再利用等应用。

  氢丰绿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关键核心能量聚焦于两大技术,第一是借力台湾金属加工产业,所开发出的国产燃料电池金属板电池组。 以高导电、高抗蚀的覆碳镀层技术,透过智慧产线制造组装,制成瓩级金属板燃料电池组。 与目前业界常见的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相比,更轻薄、更具成本竞争力,可望降低燃料电池价格、增加国际竞争优势。

  氢丰的第二项关键技术,就是领先全球的混氢燃料电池系统,即便是纯度不高的混氢,也能搭配空气产生电力及同时产生热水。 一般半导体、石化业在制造过程中,本来就会产生工业副产「氢」,过去氢燃料电池对于氢气纯度要求非常高,这些工业副产氢无法做额外运用,只能再加天然气燃烧,不仅浪费了氢气,更徒增大量碳排。 氢丰绿能的技术让副产氢可妥善运用,加上轻量化设计,更适合交通载具。

  氢丰绿能未来还将与车王电子、大同公司及光宇应材等指标性业者合作,投入电力系统整合与电力并网,整合资源及推动示范验证,串起国内氢产业链,减少工业碳排、回收废氢、供给分布式电力,助我国加速达成净零目标。

中国基金网遵守行业规则,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 中国基金网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基金网”, 不尊重本站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激光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 4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