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上市公司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中国证券报

  ● 本报记者 李梦扬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3月以来券商调研了中科创达、北特科技、金力永磁等多家机器人产业链公司。相关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进展、战略布局及商业化情况等成为券商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认为,通用性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关键。人形机器人技术持续优化,产业化加速推进。量产阶段需进一步关注产业链降本情况。

  券商关注人形机器人

  近期,一家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不久的公司获券商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3月以来北特科技累计被58家券商调研。北特科技在近日发布的机构调研纪要中表示,公司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前景,中短期内人形机器人在B端的商用可以落地。

  智能化是人形机器人发展关键。北特科技称,软件系统是灵魂,硬件支撑是刚需。公司研发的丝杠产品属于硬件关键部件。公司团队执行力很强,目前相关产品处于样件研发阶段。

  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14日,3月以来中科创达累计接受51家券商调研。中科创达在日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面向工业领域的移动机器人,通过工业移动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端的不断积累,未来将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和应用场景。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有望受益。金力永磁在近期接受券商调研时表示,2023年,公司在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达到2.17亿元,是该领域重要的高性能磁钢供应商之一。公司已规划投资“墨西哥新建年产100万台/套磁组件生产线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有助于提升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化稳步推进

  根据机构研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原材料、中游的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的人形机器人整机构成。上游以钢材、磁材、铜材等金属原材料为主,中游以无框力矩电机、谐波减速器、行星滚珠丝杠等核心零部件为主。

  国海证券表示,随着国内企业在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快速突破,国产替代进口大有可为。例如,在传感器领域,六维力矩传感器壁垒最高,外资厂商为主流“玩家”,国内厂商起步较晚,处于大力攻克技术难点的阶段,未来有望逐步迭代产品,实现技术革新和成本优化。

  产业化方面,长江证券研报显示,人形机器人技术持续优化,若步入量产阶段需进一步关注产业链降本情况。目前,人形机器人总体成本处于高位,相关厂商正积极探索降本方案。硬件降本方向优化,将有利于国产总成及零部件厂商。国内企业规模化优势明显,可以适配全球人形机器人量产释放节奏和降本要求。

  众多券商关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华西证券认为,驱动人形机器人渗透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包括成本考量和智能化程度。在智能化方面,多家厂商推出初步可行的人形机器人软件解决方案。技术成熟后,人形机器人使用成本有望缩减至人工的十分之一。

  在国泰君安看来,通用性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AI大模型赋能加速机器人产业化。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能够理解和执行复杂的任务,不仅能够处理视觉和语言信息,还能够理解物理世界的基本规律。强大的泛化能力,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多种场景中执行任务,极大地提高其通用性。

中国基金网遵守行业规则,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 中国基金网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基金网”, 不尊重本站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激光网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 4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