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通
本报记者 齐 慧
连日来,在常泰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千余名工人正在抓紧进行钢梁架设和斜拉索挂设等施工作业。
常泰长江大桥全长10.03公里,为目前世界上在建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于一体的过江通道。中铁大桥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经理汤忠国介绍:“我们研发使用钢梁悬臂拼装平台等智能施工装备,钢梁架设目前已完成80%,力争于今年7月实现合龙。大桥建成后,将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协调发展。”
近年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聚焦基建主业,立足全产业链优势,持续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攻关高端装备制造,大力加强行业科技创新,发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作用。
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说:“中国中铁注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目前已连续18年跻身世界500强,‘高质量中铁’建设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加快重大工程建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中铁秉承“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理念,变革管理机制,注重科技赋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
珠江口畔,黄茅海跨海大桥顺利完成B8、Z8梁段架设,这座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桥预计于今年5月实现合龙,届时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三条重要的跨海通道。
该大桥主塔高254.7米,为独柱纤腰型异形索塔。这一造型大气美观,但结构复杂,底部至顶部呈由粗到细、再由细到粗渐变,截面圆弧半径和圆心位置不断变化,导致主塔爬升施工中模板无法通用,每一节模板使用完毕均需拆下再安装新的型号模板,增加了主塔爬模施工工序和难度。
面对塔身结构复杂的特点,黄茅海跨海大桥建设者根据索塔截面变化特征及规律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不断优化模板分块、爬升轨迹、模板配置及改制方案,下中上塔柱各配置3套模板倒用,大幅节约了施工时间。
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不止如此。中铁大桥局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部总工程师贾维君告诉记者:“大桥主塔采用的混凝土需从地面泵送至200多米的高空,对施工性能和强度要求非常高。与此同时,大桥处于海洋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也高。这些情况增加了主塔开裂的风险。”通过反复研究,建设者从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强化新材料应用、采取内降外保的温控措施,以及在提高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解决了主塔易开裂的难题。
与黄茅海跨海大桥同步推进的一批重大工程都在加紧建设。首善之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主体结构目前已完成70%以上。作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和“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支点,建成投用后能够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主城区和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可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
彩云之南,亚洲最长铁路山岭隧道——高黎贡山隧道历经8年艰苦掘进,全面转入正线施工。大瑞铁路全线“最后一公里”打通后,大理到瑞丽的公路行车时间将由现在的6小时缩短到2小时左右。
通过重大工程建设,中国中铁的施工经验不断丰富,建设实力进一步提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累了良好条件。
提升高端装备水平
两台盾构机“中铁905/906号”组装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双护盾TBM(硬岩掘进机)“中铁1297号”正在进行最后调试……位于河南郑州的中铁工业旗下中铁装备集团盾构总装车间里,所有设备开足马力高速运转,一批盾构机将于近期集中下线,拓展国际市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基建企业的市场竞争,不仅依靠先进的施工工艺,也需要制造更多高端装备。依托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及配套优势,中国中铁积极打造隧道掘进机原创技术策源地,携手500多家企业和相关研发机构,成立重大专项研究院,突破了大排量泵、主驱动密封、可编制控制器PLC、主轴承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制及应用。
得益于过硬的技术储备,中国中铁近年来平均每年下线两台首创产品。全球首台全断面硬岩竖井掘进机、全球首台马蹄形盾构机、全球首创超小转弯半径硬岩掘进机、全球首台能爬陡坡的大直径硬岩掘进机……一系列新产品接连下线。如今,中国中铁掘进机订单总数已超过1600台,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连续6年世界第一。
中国中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降低了国产盾构机的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陈云说:“我们正在更大掘进直径、更快掘进速度、更深掘进深度和更复杂工况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攀登掘进机技术制高点,打造更多凝聚中国创造、体现中国质量、代表中国品牌的大国重器。”
除了盾构机,中国中铁聚焦建筑行业所需,加大装备制造业布局,轨道交通道岔持续迭代升级、各类型架桥机得到广泛应用、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等新型轨道交通接连亮相,为公共交通增添新选择。
迈向高质量发展
春节期间,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街头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浓郁的年味背后,中国中铁旗下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都江堰供排水系统提升项目正加速推进。随着项目深入实施,都江堰城乡污水处理品质持续提升,城乡水环境逐步改善,成为中国中铁以新质生产力深耕“生态环境+绿色城乡”领域的缩影。
如今,中国中铁旗下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是智能制造。在我看来,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中铁大桥局总经理毛伟琦说。当前,中铁大桥局在桥梁建设及装备研发制造中应用了“智能大脑”技术,随时可以调取桥梁专家的经验总结,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策或者给出操作建议,从而实现最优的执行结果。
中国中铁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依托“高速铁路建造技术”“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3个国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18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加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运用力度,积极推进施工管理进入智能时代。
一项项新科技的投入运用,让传统基建焕发“新颜”:在广州白云站,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地库抹光机器人等18种智能机器人轮番上阵,减轻了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在跨江越海的大桥上,自主研发的桥梁斜拉索检测机器人已经更新到第六代,过去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桥梁斜拉索检测,如今一人一机轻松搞定;在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无人智慧化施工集群利用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对施工碾压轨迹的精准控制,提高施工效率30%……
陈云说:“未来,我们要持续提升创新引领发展的能力,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实现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