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季辛格:摩尔定律渐失效 晶圆厂成本翻倍
英特尔共同创办人摩尔提出摩尔定律后,影响半导体产业近一甲子,奠定数位发展时代的基础,近几年开始浮现摩尔定律已死的争议声浪。 对此,英特尔CEO季辛格近日在麻省理工学院演讲时表示,晶体管数量接近每3年翻1倍,实际已落后于摩尔定律的速度。 他也承认摩尔定律面临经济性瓦解,7、8年前,现代化的晶圆厂成本大约是100亿美元,现在约是200亿美元。
科技网站《Tom's Hardware》报导,摩尔定律由英特尔联合创办人摩尔于1970年首次提出,随着新制程密度不断提高,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将每2年翻1倍。 近年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速度出现落后摩尔定律趋势,以至于英伟达CEO黄仁勋等人都说摩尔定律已死, AMD也表示,正进入摩尔定律步伐放缓的时代。
不过,季辛格自2021年接任英特尔CEO后,一直强调摩尔定律仍有效,并称英特尔至少在2031年前都可超越摩尔定律速度,并推广「超级摩尔定律」,这是利用2.5D和3D芯片封装技术(如Foveros),提高晶体管数量的策略,英特尔称此为「摩尔定律2.0」。
季辛格近日在麻省理工学院演讲中,被问及摩尔定律的潜在终结,他说,我们宣布摩尔定律死亡已经约30、40年。 我们不再处于摩尔定律的黄金时代,现在要难得多,所以可能更接近每三年翻一倍,也看到速度放缓。
季辛格说,即使摩尔定律放缓,英特尔到2030年仍可制造出1兆个晶体管的芯片,目前单个封装上最大的芯片约有1千亿个晶体管。 因此,新型RibbonFET晶体管、PowerVIA电源传输、下一代工艺和3D芯片堆栈,将使这四件事成为可能,他强调,那些宣称我们(英特尔)已死的人,在元素周期表耗尽前,我们还没有结束。
季辛格承认,摩尔定律面临经济性瓦解,7、8年前,一座现代化的晶圆厂约需要100亿美元,目前成本上升至200亿美元,经济面已有不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