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公募总经理离任!权益业绩惨淡、迷你基扎堆 兴银基金困局待解
近日,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兴银基金”)披露了一则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公告显示,总经理、首席信息官赵建兴因工作调动离任,由董事长吴若曼代任总经理一职。
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兴银基金董事长、总经理等“一把手”已相继变更。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权益类基金规模仅有25.30亿元,占比不足2%。高管层的变更,能否改变兴银基金“偏科”现状,并扭转净利润下跌的局面,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去年净利润下滑约35%
对于公募总经理的离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告诉记者,公募总经理离任原因通常较为复杂,可能涉及个人职业规划、公司战略调整、业绩经营压力、股东变动等多方面因素。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业绩不达标,或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也是导致总经理离任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再者,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股东之间的分歧,或公司战略调整也可能促使总经理一职变动。
公开资料显示,兴银基金成立于2013年10月,由华福证券与国脉科技(002093)共同出资设立,持股比例分别为76%和24%。办公场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
作为一家千亿级“券商系”公募,兴银基金权益业务并不占优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兴银基金旗下共有53只公募产品,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1284.76亿元,在全市场排第53位,但支撑其排名的主要是固收产品,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不足30亿元。
权益业务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兴银基金的收入。国脉科技2023年年报显示,兴银基金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下降约4%;实现净利润6102.80万元,同比大幅减少34.99%。
靠固收产品撑起一片天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兴银基金的管理规模为1284.76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最多,达686.75亿元,占比超过五成;而股票型和混合型等权益类基金规模合计仅有25.30亿元,占比不足2%。
具体来看,兴银基金旗下有6只股票型基金(AC类份额合并计算),多数是被动型产品,截至7月25日,6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全部“告负”,其中兴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兴银中证科创创业50A、兴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57.77%、-48.73%和-31.51%。
再看混合型产品,兴银基金旗下有17只,基金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占比约为四分之三,且多只沦为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包括兴银先锋成长、兴银竞争优势、兴银消费新趋势、兴银稳惠180天持有等。
从基金规模和业绩表现来看,兴银基金存在“偏科”现象,权益类产品是其一处短板。对于如何弥补短板,提升权益类产品规模和实力,实现公司均衡发展的问题,记者7月25日联系了兴银基金并发送采访函,工作人员表示,已收到邮件并安排相关部门处理。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具体回复。
支培元指出,若基金公司无法有效解决“偏科”问题,可能导致业绩和规模增长受限。针对权益短板,基金公司应该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弥补,包括加强投研团队建设、优化产品线布局、提高市场营销力度和加强风险管理等。
公司“一把手”大换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暂代兴银基金总经理的吴若曼,于去年5月接任董事长一职,而原董事长张贵云因工作调动离任。这意味着,近一年时间里,兴银基金董事长、总经理等“一把手”已经相继变更。
在业内人士看来,董事长、总经理均是一家公募基金的“灵魂人物”,其职位的变更往往会对公司发展战略、投研文化等产生影响。
江瀚指出,公募总经理等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公司管理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可能对公司资源分配、人脉关系、市场声望等方面产生短期波动。而新任总经理则需要时间来熟悉公司运营状况、团队文化和市场环境。
“基金公司需要加强对权益类市场的研究和投入,通过引入优秀人才、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投研团队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江瀚指出,基金公司需要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权益类产品的开发力度。在产品设计上要注重创新性和差异化。再者,基金公司需要加强与销售渠道的合作与沟通,拓宽销售渠道并提升销售能力。通过与银行、券商、第三方销售平台等机构的深度合作,扩大产品的销售覆盖面和影响力。
“基金公司提升权益产品规模和实力,需从多方面入手。”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告诉记者,首先,需加强投研团队建设,吸引和培养具备深厚研究功底和良好投资业绩的基金经理,提升整体投资能力。其次,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定位,合理布局权益类产品线,丰富产品类型,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公司及其权益类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