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基金年内平均收益近6% 新募集超百亿元
短期内超额收益存在回调的可能,机构提示注意波动风险。
今年,红利基金火了!数据显示,以认购起始日计算,截至6月21日,年内共新成立了45只带有“红利”字样的基金,其中,35只数据可查的基金合并发行规模高达131.69亿元,远超去年带有“红利”字样的基金合计发行72.10亿元的总规模。此外,还有4只新发基金带有“高股息”字样,也属于红利基金范畴,其中3只数据可查的基金合并发行规模达9.2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红利基金还创下了今年以来单只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新高——6月中旬成立的兴证全球红利混合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约13.98亿元。
华福证券研报称,红利策略持续强势的原因之一是宏观利率下行周期中资产性价比的抬升。2021年以来,我国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截至2024年6月14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录得2.256%,处于历史极端低位,在收益率下行的宏观环境中,红利资产低估值、高分红、确定分红的“生息”价值凸显。
红利基金年内平均收益近6%
红利基金背后所谓的红利投资策略,是一种注重上市公司分红能力的投资策略,通过投资现金流、分红政策稳定的上市公司,除了能获得股价增长带来的收益,还可以获得稳定的股息收益,增强投资“安全垫”。
这类基金今年备受关注。6月19日,兴证全球基金发布公告称,兴证全球红利混合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达15011户,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约13.98亿元,这也创了今年以来单只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的新高。
公开资料显示,兴证全球红利混合主要投资红利主题相关的上市公司,即具有稳定的分红政策、较高的分红回报、较高的分红预期和具有持续分红能力的公司,该基金由基金经理张晓峰掌舵,其有13年从业经验。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天弘红利智选A、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A两只新发红利基金合计发行规模也均超10亿元,分别达11.28亿元及10.19亿元,富达悦享红利优选A、泰康中证红利低波动ETF、鹏扬中证国有企业红利联接A等多只基金合计发行规模均在5亿元以上。
红利基金之所以好卖,业绩表现较好是主要原因之一。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收盘,数据可查的265只红利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高达5.7%,其中,工银红利优享A、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工银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精选ETF、民生加银港股通高股息A等多只红利基金年内收益率均超20%。
张晓峰认为,红利投资是一种追求确定性的投资,投资的本质是DCF(现金流折现模型)的变现,“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通过定期分红将上市公司分配的现金流转交给持有人,为持有人力争创造相对稳定的现金流,更符合红利投资的本质。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持续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也为红利投资提供了较好环境。
2023年12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进一步明确鼓励现金分红导向,推动提高分红水平,同时,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
今年4月份,国务院发布的新 “国九条”也明确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
目前上市公司正在进入分红季。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沪市公司已宣告现金分红总额超过1.73万亿元,1700家公司进行了分红,占比超七成,深市则有超1980家公司披露分红方案,已宣告年度分红金额约4662亿元。
数据显示,2023年报表透露,共有233只股票股息率超5%,还有10只股票股息率超10%,这些都是红利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标的。
红利股票波动性
在市场追捧下,近期红利策略的波动性加大也不容忽视。
华福证券研报称,以红利属性较强的水电板块为例,近期大涨后,板块的股息率与长端利率的利差已回落至0附近,性价比回落后超额收益承压的可能性较大,从历史上看,在前两次水电板块股息率利差收窄至0附近后,板块的超额收益都有一定程度的回落。除水电外,其他的红利资产性价比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例如煤炭的股息率利差也已回落至前期位置。
不过,该研报也称,短期波动并不改变红利策略的长期有效性。低估值、高分红、确定分红的属性决定了红利策略长期有效:低估值组合相对高估值组合在长期上有明显的超额收益,而高分红、确定分红对应着充沛稳定的现金流。
中欧瑾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刘勇则坦言,去年以来部分高股息红利股已经积累了一定涨幅,在目前阶段对红利板块的具体领域进行选择时,为保证红利策略的中长期安全边际,针对行业及公司的选择时会更多考虑。
比如,股息率及分红率较高(可以参考近年的平均股息率水平及股利支付率),稳定盈利,现金流情况的好坏(参考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比例)等。
落实到具体投资的行业来看,刘勇认为,公用事业提价近期受关注度比较高,反应到上市公司层面是ROE和现金流的改善,所以,看好公用事业和环保相关子行业的配置价值。此外,电力和纺服制造等行业处于景气度反转的通道中,很多公司季报也有超预期的表现,叠加不低的股利支付率,也是看好的方向。“从供给侧价值重估的视角看,在房地产行业脱虚向实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行业供需结构调整,将带来实物资产的价值重估,这一轮重估最早体现在供给侧的传统行业上,上游资源品的价值重估仍在中长期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