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启动年内首笔减持 减持对象为长川科技、万业企业
半导体大基金的新一轮减持来袭。
3月16日晚,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下称“大基金”)宣布减持计划。这是继去年芯片行业“反腐风暴”后,该基金的首次意向减持,减持对象为半导体封测龙头股长川科技、万业企业。
根据长川科技公告,大基金拟减持不超过2%的公司股份。目前长川科技尚未披露2022年年报,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大基金持有公司4083.73万股股份,位列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比例6.7173%,持股市值23.29亿元。同时大基金计划减持万业企业不超过930.63万股,不超过公司目前总股本的1%。
大基金选择此时减持,与近期半导体板块连续超跌反弹不无关系。今年以来,在ChatGPT、数字经济等题材概念催化下,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上涨8.74%,寒武纪-U、芯原股份-U等去年股价“深蹲”的公司领涨板块。
相比之下,长川科技、万业企业的股价年涨幅分别为3.56%、6.54%,表现并不出彩。市场分析认为,2022年大基金减持回收投资的频次较低,按照基金成立时设定的2019年~2024年的投资回收期,随着期限将近,大基金可能在这两年加速减持。
大基金筹划年内首笔减持
根据长川科技披露,大基金拟在未来六个月内,减持该公司1215.88万股。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告发现,这实际是一份去年“未完成”减持计划的延续。2022年4月初,长川科技曾公告,大基金计划减持公司2%的股份,即1208.66万股。直至2022年10月末,大基金才“完成”减持,但最终仅减持长川科技20300股,减持均价为40.22元,套现81.65万元。
自进入投资回收期以来,大基金计划减持数量与实际减持数量相差巨大的案例较为罕见,而这或许与长川科技去年股价低迷有关(全年累计下跌22.3%)。
长川科技主营业务从事半导体封测,是大基金投资较早的一批半导体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大基金在2015年入股长川科技,首次出资4000万元,后伴随公司IPO.2019年,进入投资回收期首个年度的大基金启动对长川科技的减持,公司还于2021年11月披露大基金的减持计划。
稍早前,万业企业也在3月15日披露了第二大股东三林万业与第三大股东大基金的减持计划,大基金计划3个月内(即2023年4月10日至2023年7月8日),减持持有的不超过930.63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1%的股份。目前,大基金持有万业企业5.22%,持股数量4855.88万股。
实际上,去年4月大基金也披露了减持万业企业计划,截至去年7月26日减持计划期满,但并未实际减持。
一期回收截止期临近,二期接棒投资
大基金分为一期与二期,主要通过投资方式推动我国半导体产业加速发展,一期成立于2014年,二期成立于2019年末。据统计,大基金一期累计对外投资了72家公司或机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布局。据中信证券梳理,国家大基金一期涵盖了IC设计、IC制造-代工、IC制造-存储、特色工艺、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及生态建设各个环节。
目前,大基金一期已进入2019年~2024年为期五年的投资回收期。回收期前三年,大基金一期的退出速度不断加快。而2022年受需求低迷、库存高企、疫情扰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半导体芯片行情惨淡,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全年下跌38.76%,大基金的减持动作明显减少。
大基金二期启动以来,重点投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共募集资金2000亿元左右,按照3-4倍比例,预计可撬动社会融资近万亿规模,现已进入全面投资阶段。截至目前,国家大基金二期公开投资的项目已超过20个,总投资金额达数百亿元。
今年以来,大基金二期的投资动作密集,其在1月初投资了芯片代工龙头华虹半导体(01347.HK),并且联合投资合计67亿美元用于公司扩充12英寸晶圆产能,去年6月大基金二期还增资华虹无锡子公司。根据公告,华虹半导体2022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了24.76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了51.8%。华虹半导体给出的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指引:销售收入约6.3亿美元左右;预计毛利率在32%至34%之间。
另外,封测龙头通富微电(002156.SZ)同时获得了大基金一期与二期的入驻。去年12月,大基金二期认购通富微电定增股份近3亿元。截止2022年11月14日,大基金持股通富微电2.01亿股,持股比例占总股本13.29%。今年以来,通富微电股价表现强势,年内累计上涨近40%。
2022年国内芯片行业反腐地震不断,行业多名重要人物相继被查,其中就包括大基金总经理丁文武,以及大基金的管理公司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芯投资”)的多名高管,包括华芯投资原总监杜洋、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杨征帆、大基金原总裁路军等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1月19日消息显示,国家开发银行国开发展基金管理部原副主任路军被开除党籍,并决定将路军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