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稳健发展有基础 持续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我国金融机构总体风险可控,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截至去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6%,拨备覆盖率为205%,资本充足率为15%;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97%
◎记者 张琼斯
近期,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表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将为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有主要银行透露,下一步,将助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强优质金融服务,加大对产业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的信贷支持。
经济回升向好为银行业带来机遇
交通银行有关负责人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一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蕴含巨大需求潜力;二是强大的生产能力凸显出规模经济的优势;三是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能。
“2024年,我国发展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开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看,支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我国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未来产业发展、促进绿色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的投资需求巨大。
工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金融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金融机构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势头凸显了自身持续发展的韧性和能力,我国已经成为塑造全球经济复苏轨迹的关键角色。与此同时,我国建立起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全领域、充分竞争的完备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各项金融指标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金融机构具有强大韧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以三句话概括了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形势——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应对风险,我们有充足的资源和条件;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根本之策。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国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金融所具有的独特制度优势。”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曾学文认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金融发展最大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中国金融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
数据显示,我国金融机构总体风险可控,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截至去年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6%,拨备覆盖率为205%,资本充足率为15%;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97%。
银行业金融机构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国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业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积极支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强房地产风险监测和处置,推动行业风险市场化出清。银行自身经营也进一步形成了基础规章体系化、合规检查精准化、问题整改系统化、底线约束严格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的合规制度环境。
助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
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表示,将助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
“要助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就要助力扩大内需和有效益投资,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引导带动全社会投资。”国家开发银行称,将积极服务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强优质金融服务,创新投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做好五大领域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加大对产业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重点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更好发挥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中的引导、带动和保障作用,助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农业发展银行战略总监杜彦坤表示,2024年,将以建设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为目标,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队伍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